首页 |
|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社会各界的新期待,近年来我市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特别是随着“水陆双马”和女排世俱杯、中甲毅腾主场、CBA广厦主场等一系列赛事的引进或举办,加快驶入了市场潜力巨大的赛事经济蓝海,2018年全市举办全国性、国际性赛事33项,省级赛事45项,外地来绍参(观)赛超12万人次,全市体育产业增加值突破40亿元,带动相关产值超过10亿元,为我市更高水平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提供了新动能。进入2019年,全市品牌赛事的等级、规模、数量持续扩大,并涌现出了全球华人羽毛球团体锦标赛等市场化运作程度高、效益佳的新型赛事,为赛事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一、赛事特点
2019年5月17日—19日,第11届全球华人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在绍兴市奥体中心举行,赛场上,羽球盛会精彩纷呈,赛场外,绍兴文化魅力独特,体育与文旅交相辉映。选手“追球”赛后向主办方发出的感谢信里说,“这是一场人间五月天的盛会,这是一次激情燃烧的赴约,这是一首流动的交响乐,串起了体育与城市的风景线”,此信在“绍兴体育”微信公号转发后,收获了大量点赞。
1.热闹精彩的体育竞技秀。全球华人羽毛球锦标赛由海峡两岸羽毛球爱好者倡导发起,自1993年兴办以来,已成为全球华人中参加规模最大、最具号召力的品牌赛事之一,2016年起成为世界羽联授权主办的赛事。本届团体赛共有来自12个国家与地区的600支队伍、2799名运动员参加,创下历届参赛人数记录,中国羽协副主席赵剑华、原中国羽毛球队男单主教练李矛、世界冠军杨阳和省市体育部门领导出席了开幕式。赛事设有公开组、业余组两个组别赛及混团、男团、女团、3P混合等项目,市奥体中心铺设了48片场地,上演精彩的竞技秀。其中一名球迷在朋友圈发帖,“最经典之战是18日在16号场地上演的‘上海超羽队对阵WCBF东莞甲队 ’的公开组冠亚军决战,一场混双、一场男单的绝对实力碰撞,刀光剑影、火花四溅,频频引得在场球迷的尖叫,堪称完美之战”。
2.以球会友的华人大舞台。华人羽毛球锦标赛由全球华人羽毛球联合会主导,该会以“切磋球技,以球会友,强身健体,团结华人”为宗旨,现任会长为爱国台胞吴俊彦,会领导和理事既有世界各地的侨界领袖和知名企业家,也有海内外的羽毛球运动精英。华人杯赛事是一场来自五湖四海的爱国爱乡华人共同见证的盛会,选手无国籍无年龄限制,本届参赛的海外华人有380人,其中包括来自台湾的“老顽童”、本次赛事的健康大使林友茂先生已98岁高龄。吉林选手杨明骑自行车经过21天2200公里的行程,日均骑行130公里,自吉林长春提前11天到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我最喜欢的参赛方式,带着球拍、背着行囊,装着对绍兴的向往来参加比赛,来跟老朋友们相聚”。赛后,600多名球友在市区“尚1051”文化创意园自发组织了嘉年华活动,踊跃出演了舞蹈和体育竞赛表演等节目,大合唱《龙的传人》、《我的中国心》将全场气氛带向高潮,大家纷纷合影留念并相约下届比赛再相会。
3.颇具活力的赛事产业链。组委会在赛事承接后大力开展招商宣传,落实了在央视热播300余集动画片《少年师爷》的动漫企业特立宙影视为总冠名,与畅想体育等赛事机构合作,落实会稽山酒业、波力体育、飞峰体育、可口可乐等商家赞助,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把握性价比原则,联系落实市区17家酒店、4000余个床位,为选手提供满意服务。场馆内安排了现场书法表演、黄酒展示、主题明信片寄送、动画衍生品及体育用品销售、膏药免费试贴等展台,同时,联系旅行社推出绍兴特色旅游专线,满足运动员赛后旅游休闲需求。参赛选手中85%来自绍兴市外,不少人还随带亲友,据统计,实际来绍人数在4200人左右,类似吉林选手杨明那样提前抵绍观光的球友众多,超旺人气为体育产业链注入活力,如按旅游统计口径人均消费800元/天计,4天产生了1300多万的相关消费。
4.合作共进的运营生态圈。为让选手们能在绍兴有一个良好的参赛体验,主办方从多方面入手精细组织比赛,保障赛事圆满顺利。赛事设备保障部门与电信公司、电力局联系,铺设了专线网络,安装了LED照明灯具,落实大型活动用电及网络保障。奖牌、参赛服装等设计与运营绍兴国际马拉松的越马公司合作,融入了越王剑、运动元素,给获奖者留下专属的“绍兴记忆”。同时,与本市体育培训机构联手组织“巨星羽你同乐”活动赛前活动,给参赛运动员与明星嘉宾赵剑华、李矛、杨阳、陈玉娘等世界冠军、羽坛巨宿面对面请教的机会。考虑到比赛参赛运动员年龄结构,主办方再次为员工培训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操作,在各赛场配备了血压计、老花镜、等物品,提供人性化服务。赛前、赛中和赛后更是注重全媒体宣传,邀请10余家媒体记者参加开幕式,浙江在线、中新社、浙江卫视、大浙网、体坛报、优酷、搜狐、新浪、抖音及绍兴当地媒体共发布报道39篇次,圈粉流量喜人。
二、思考体会
近年来,我市围绕打造国际赛事目的地城市,深入体育产业蓝海,扶持发展品牌赛事,提升绍兴知名度和美誉度。“华人杯”的顺利承办,在“水陆”双马和女排世俱杯等大型品牌赛事和其他运营模式成熟的竞技比赛之外,进一步触及了体育文化交流先行、市场运作主导、协会社团运作、产业要素融合的商业赛事内核。当前,我市正在抓紧筹备“水陆双马”和女排“世俱杯”,下半年还将举办参赛人数超过4000人的第十三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以及规模逐渐扩大的越马系列赛等赛事,对此,我们的思考和建议是:
一要聚焦市场化运营核心。华人杯羽毛球赛通过市场化运作和推介,得到了不少企业的响应和支持,范围覆盖体育、文化、食品、保健等领域,比赛用球、用水及服装等均来自赞助,对赛事保障起到了良好的补充作用。但是由于前期宣传和氛围营造欠缺,商业开发滞后且缺乏完整的赞助价格体系,赞助商多系临时介入,导致市场开发面不够广,启示我们应更加着眼市场、提前谋划、加大力度,以期获得更大收获。
二要加强体系化长效架构。延续历次大赛的组织经验,在市体育局领导下,“华人杯”赛事成立了竞赛、营销、后勤、场地、安保等五个部门,对开幕式、报到、比赛、嘉年华活动等进行全面部署,建立由竞赛部牵头、多部门协同配合的模式。但是类似架构横跨中心正常的部室设置,临时抽调人员多,团队精力有所牵制,出现了“前松后紧”现象。需要不断完善工作机构和提高协同意识,构建“大赛办”等常态化运营机构,提升整体办赛水平。
三要提升配套化增值服务。独具IP的品牌赛事不仅自带流量,也促进运动爱好者无缝转换为体育消费者。主办方既要做精赛事,也要充分发挥溢出效应让经济文化唱戏。奥体中心充分考虑到赛事各项需求,组织策划系列配套活动,提前准备赛事指南,提供吃住行游购信息及服务,但也存在增值服务不完整、不深入等问题,相关部门如何主动利用好体育赛事的平台,加强资源的整合和融合,也是值得重视的课题,如发展体育+互联网、+文创、+旅游、+健康、+农业等产业,以进一步拓展体育赛事外延,做大赛事经济蛋糕。
四要落实产业化政策引导。近年来,国家和省市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量的社会资本和企业开始转向体育产业。华人杯羽球赛作为一场具有较高社会效益和影响力的赛事,赛事定位和运营要求我们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但在当前现实条件下,纯市场化运作尚无法实现赛事收支平衡,需要借助相应的政策加以引导、支持和扶持,特别是加大政策对行业龙头企业参与体育品牌赛事的支持,助力品牌赛事积累良好口碑,以赛事人气和消费进一步激活配套产业链。
五要注重专业化宣传策划。华人杯羽球赛的举办将绍兴城市文化传递到世界各地,但回顾梳理整个赛事筹备工作还是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在加大社会宣传争取社会更大的支持方面,需要宣传等相关部门联动互动,建立一支专业团队,注重挖掘赛事亮点、收集花絮热闻、策划配套活动;需要拟定一套完备的宣传方案,从赛前、赛中、赛后,从题材、内容、形式等进行综合;更需要在宣传时注重预热、高潮及互动的考量,使赛事从筹备到落地闭幕,形成系统的宣传策划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