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020年6月3日至5日,绍兴体育“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调研工作正式启动。
6月3日,绍兴市体育局办公室、产业处、群体处、训竞处和全民健身指导中心等所属室处负责人作情况介绍;6月4日上午,在上虞区、柯桥区、越城区、诸暨市、嵊州市和新昌县各区、县(市)教体局代表座谈会上,绍兴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海明专门就编制(2021年至2025年)绍兴体育发展规划作动员讲话。吴海明强调做好“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全市体育部门,在认真做好近期工作的同时,积极思考,在认真摸清家底的基础上,要求大家必须统一认识,站在市委市政府的融杭同城发展的政治高度高瞻远瞩,以建设“健康浙江”为发展导向标准来统领谋划,以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负责态度,以科学务实和前瞻性的视野来精心编制发展规划,并以此推动工作。尽快完成既“高大上”但又“接地气”,依靠政策和通过努力一定能落地实现的体育发展规划,为“十四五”体育强国建设贡献绍兴体育力量。6月4日下午,部分绍兴体育企业代表发言交流。6月5日,由体银智库专家安福秀博士领衔的智库团队、绍兴市体育局群体处和融媒体中心陪同,联合走访诸暨和上虞两个区(市),实地看场馆与村庄体育文化设施,看现状查数据,收集采访体育领域的成功案例,把脉未来绍兴体育发展方向。
诸暨
深耕篮球文化
融合拓展体育产业链未来可期
期待重现“全国篮球城市”辉煌
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诸暨,听取诸暨市教体局负责人关于当地体育发展情况的介绍,后到市体育中心、暨南街道洋湖村村民文化中心和诸暨骏马篮球学校实地考察。看现状查数据、把脉发展思路。
调研组对诸暨近年来致力于以打造“全国篮球城市”为龙头,做好体育产业项目集聚区规划并取得积极进展,特别是全市各地共有2251个篮球场,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村村有球场的数量和密度,积极探索建设“篮球城市”的新思路表示赞赏。据介绍,近二十年来,诸暨既有CBA联赛又有各类群众性比赛,篮球运动的氛围日益浓厚。在全国影响力巨大,但需要与时俱进,从场馆建设到人才培养和产业投入亟需不断更新创新理念,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要做好跨界融合文章,助力推进“健康诸暨”建设,不断提升体育场地设施供给和服务的品种与质量,拓宽体育消费路径和形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锻炼的需求。
调研组认为,诸暨市一年一度的全民健身节和“篮球嘉年华”全国少见,场所硬件条件和篮球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十分有助于诸暨营造大众体育文化氛围,希望并建议诸暨盘活篮球运动文化资源,做精篮球特色品牌项目,加强国际合作,打造特色的篮球产业,人才培养与争创国家级青少年篮球训练基地,不断提高篮球运动竞技水平,同时带动一大批群体项目和竞技项目的落地生根蓬勃发展。据介绍,有百年历史的诸暨篮球人才辈出,远有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的胡章保,和陈志明、张校洪等一大批篮球名将职业球员,扛起了诸暨篮球的大旗,在国际全国篮球业界贡献显著。诸暨是CBA全国篮球联赛2003年至2004年赛季浙江万马主场,2018年至2019年赛季浙江广厦篮球队落户诸暨,成为浙江广厦主场。据刚承办过2020年绍兴市青少年篮球锦标赛的诸暨骏马篮球学校负责人魏少华介绍,前期因受防控疫情影响,要求所有的队员都按规定在9月底完成报到注册。目前所有学生训练生活已基本正常,三个组别的队员,周一至周四在所在学校学习文化课,周五或周六周日则在篮球学校学习训练,接受专项技术指导,专心备战2022年省运会。
打通体育产业“堵”点
丰富完善体育产品供给
调研组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诸暨正在积极探索拓展篮球产业与金融纺织、娱乐文化、教育媒体等行业的跨界融合。其中纺织业诸暨市大唐镇年产袜子60多亿双,成交额达70多亿元,占全国产量的65%,占据世界袜业产量近1/3 份额。市场庞大,数据可观,而诸暨的知名产品洁丽雅毛巾作为全国同业第一品牌,毛巾产品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稳居国内第一,一直是中国游泳队的指定用品。因此,调研组专家指出,可以以本地纺织产业的开发产能和技术优势,整合要素资源,打通“堵”点,拉长产业链,设计开发产品、提供服务向运动领域不断延伸与体育产业深度合作未来可期。加快形成一个完整的篮球(体育)文化产业链,供应链,不断提升“篮球城市”的品牌效益,应成为诸暨综合发展的体育元素。诸暨市计划目标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45%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 2.8 平方米;群众体育的综合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省县级市前列;继续保持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全国田径之乡的称号,创建省级体育现代化县,打造运动休闲之城,为助推“健康绍兴”建设贡献诸暨力量。
上虞
品牌赛事及运动休闲小镇
打造“上虞样本”和“上虞经验”
创办系列品牌赛事 助推上虞体育领先
随后,调研组来到上虞区了解考察体育发展现状。在上虞区体育发展中心,听取近年来上虞区体育发展情况介绍,实地考察在e游小镇电子竞技调研电竞运动的规模和参与人流。据介绍,“十三五”期间,上虞区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得到加强。据统计,上虞区现有体育场地数量2711个,场地面积1916590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6平方米。上虞区已成为浙江省体育强区,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省级体育强区(区、镇)全覆盖。上虞区人民政府、上虞区教育体育局、上虞区体育发展中心等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四次,为上虞区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奠定了良好基础,调研组对上虞区近年来所取得的体育成就表示赞赏。调研组专家安福秀博士表示将深入分析,归类梳理,总结上虞体育发展经验,进一步丰富充实完善绍兴“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
绍兴擘画体育发展新蓝图 吹响建设体育强国集结号
据介绍,近几年上虞区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努力打造上虞群众体育整体品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成效显著。全区先后承办浙江省木兰拳邀请赛、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乒乓球比赛、浙江省足球超级联赛绍兴主场、浙江省气排球联赛等省级单项群体比赛(活动)60多次、绍兴市级单项群体比赛(活动)40多次。
举办绍兴•上虞丰惠祝家庄国际山地单车速降赛(三届),绍兴•上虞曹娥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六届),中国•绍兴(上虞)龙盛杯曹娥江国际龙舟大奖赛(三届),中国•绍兴(上虞)世界名校赛艇挑战赛(两届),中国•绍兴(上虞)国际围棋大师赛等国际级、国家级品牌赛事13次,高水平的赛事不仅满足了市民体育欣赏的多元化需求,进一步扩大了上虞区的影响力,还有力地促进了赛事经济的繁荣。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每年累计比赛(活动)已达200多次,参与人数超80000人次,观众人数超过200000人次,带动消费3500多万元。
体银智库专家安福秀博士认为:近年来,上虞区不断引进众多国际赛事,而且关键引进时间比较早是一个积累,与国内同级同类城市相比更有优势。因此,希望他们把举办国际赛事的经验更好地发挥起来,把赛事测评包括大数据运用起来。那么上虞的体育将会有更好的发展,也会更有助于绍兴体育实现“打造国际赛事目的地城市”的愿景,走在全国前列。
特色休闲运动项目 夯实体育消费平台
另据统计,近年来上虞区体育产业的逐步兴起,大力推动运动休闲项目的培育和建设,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建立特色运动休闲项目吸引了大量参与人群。覆卮山攀浪、东山湖户外拓展、祝家庄山地速降骑行、曹娥江游艇、岭南世纪冰川漂流、陈溪漂流、海上花田卡丁车、马术和e游小镇电子竞技等一大批优秀项目建成纳客。已涵盖山地、水上和汽摩等多个运动休闲项目类别,初步形成较为丰富多彩的体育产品体系。其中,e游小镇被认定为浙江省特色小镇、覆卮山被认定为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运动休闲小镇、攀浪(上虞区冰川石浪景区)被认定为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覆卮山攀浪—冰川漂流—农谷水世界线路则被评为浙江省运动休闲精品线路、覆卮山休闲健身点被评为四星级生态休闲健身点、东山湖被命名为省青少年优秀户外营地。上虞区近年来在体育运动休闲业领域的巨大成就亮点纷呈,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支柱依托。调研组一行指出,打造品牌赛事和搭建运动休闲平台已成为助推上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满足人民群众实现体育健身需求的重要载体。
据上虞体育“十四五”初步发展规划目标:上虞将持续推进体育场地设施的科学规划。按照上虞城市特点以及人口和用地空间布局要求,大力建设具有上虞特色的城乡公共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加强城市绿道、健身步道、自行车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健身公园、社区文体广场以及足球、木球运动等场地设施建设。乡镇街道依托本地特色建有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场所。江滨体育公园(让体育设施场地进公园)、岭南漂流、西湖村全民健身广场、城北(社区邻里中心)集文化、体育、生活、办公管理与一体的综合邻里中心,鼓励建议以乡镇街道一特色攀岩、骑行、户外营地等。根据不同社区、不同文化氛围在居民生活小区和楼群之间建立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社区体育设施服务网,以面向大众、突出公益性和安全性、就近方便为原则,积极打造“10分钟健身圈”建设。解决体育场地偏少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到哪儿去健身”的需求。(文/冯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