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山外村青少年足球队正在训练
山外村村民在家门口进行比赛
这个国庆假期,柯桥区马鞍街道山外村体育公园成了村里最“抢手”的地方。占地近20亩的公园内,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儿童游乐场等场地应有尽有,且“一场难求”。“来村委预约场地的人太多了,好多人抱怨都没排上。”这两天,山外村文化礼堂管理员陈霞忙并快乐着。
“体育+”成为山外村振兴的新动力。随着村里体育活动的日益增多,年轻人回村频率高了,文旅项目接踵而至,山外村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去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00余万元。
记者 杜珊珊
家门口有了体育公园,点亮乡村生活
“哔……”哨声刚落,绿茵场上瞬间热闹起来,一群孩子追逐着足球奋力奔跑;旁边的篮球场上也是一番热闹景象,青年们挥汗如雨,加油声此起彼伏……昨天傍晚5点多,夕阳仍有余晖,山外村体育公园已热闹不已。
12岁的叶博文在足球场上灵活地走位、颠球、射门。“自从加入村青少年足球队后,他一改原先的懒散劲,开始爱运动了,周末节假日只要有时间就约同学们一起踢球。”叶博文的父亲叶平对足球场赞不绝口。
山外村去年组建了一支青少年足球队,有10来个孩子,其中既有本村村民,也有外来居住人员的孩子。别看球队刚组建,但已小有成绩。今年暑假,孩子们通过2个月的突击训练,从零基础成长,在马鞍街道第三届青少年笼式足球赛上夺得季军。
担任足球队教练的,是29岁的村民陈佳军。他现在在杭州萧山一所学校当体育老师,每当周末、节假日,他只要有空就会回村里给孩子们训练,今年暑假还开了一个特训营。
“有这么好的场地可以免费使用,不能浪费了。”陈佳军说,原先他们踢球要驱车半小时去位于柯桥城区的体育馆,想约一场比赛很费劲,现在家门口有了足球场,村里孩子、大人都爱来踢一踢。
不光村民喜欢来,外村的人也喜欢来。“经常有外村的人来预约场地,有时还会在这里办比赛。”陈霞说,今年4月,由柯桥区教体局和马鞍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的柯桥足球超级联赛就在山外村开幕。
天色渐黑,球场上灯光开启,亮如白昼。篮球场上人气越来越旺,那是山外村的青年篮球队。“我们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大家想打球了就在群里吆喝,随时能开打,太方便了。而且,这里的设施跟城里的球场比都毫不逊色。”正在打球的篮球队队员蒋奇感叹。
球场边上,有跳广场舞的,有打乒乓球的,有打羽毛球的,还有在儿童游乐场玩得乐不思蜀的……体育点亮了乡村生活,运动健身已经成为山外村的新时尚。
依靠“体育+”,村里吃上“旅游饭”
为了打造这个体育公园,山外村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
在原来马鞍街道“八个一”惠民实事工程的基础上,山外村对笼式足球场、灯光篮球场、健身角等设施进行完善升级,又投资450万元扩建了一个综合性体育公园。包括将五人制笼式足球场升级为七人制的标准足球场,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新建儿童游乐场、康养步道,并增设了星级公厕等。此外,山外村还安排专人进行公园日常管理和运维,提高设施利用率和管理服务水平。
如此重金投入,在山外村党总支书记陈达峰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村里人气旺了,村民业余生活更丰富,村里矛盾纠纷少了,村风民风更和谐。”陈达峰说,更重要的是,村里吃上了“旅游饭”。
山外村体育公园马路对面,是风景秀丽的木枝湖生态公园。这两年,山外村深入实施“千万工程”,借着“五星达标、3A争创”的契机,不断提升村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木枝湖生态公园就是重点打造的另一个项目。原本近100亩的荒地经过改造,实现湖泊与绿草相映成趣,风景美如画。
去年,村里凭借公园的生态优势和人气,引进了一家生态农庄,开展农作物种植和采摘、烧烤、垂钓等休闲娱乐活动。“生态公园和体育公园集中连片,经常有球队运动完来我们这边聚餐,而游客们在农庄吃完饭,还能到体育公园打打球、散散步,别提有多惬意了。”农庄负责人胡松说。
“体育搭台,经济唱戏”。近年来,山外村通过农体旅融合发展,乡村经济“造血”能力持续提升,通过闲置资源盘活、家宴中心市场化运作等,去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00多万元。去年,山外村还被评为省级3A级景区村。(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绍兴晚报